民進黨不紀念抗戰勝利、心想要推動的是台灣共和國!
發佈: People
Ι
2025-07-17
Ι
瀏覽: 1223
文/黄世澤
今年七七抗戰紀念,民進黨政府照例沒有舉行任何紀念儀式,一如過去,從未紀念抗戰勝利紀念日。中共每年照例都大肆舉辦抗戰勝利紀年活動,宣傳抗戰勝利的功勞都歸中共,掌握了抗戰勝利的話語權,對照台灣的民進黨政府每年都靜悄悄,好像抗戰是國民黨的事,與民進黨無關。
今年在歐洲,二次大戰勝利80周年的紀念,引起不少矛盾與爭論,特別是蘇聯仍在入侵烏克蘭,中共與北韓選擇支持蘇聯。二戰誰貢獻較多,二戰該從什麼角度紀念,更是南轅北轍,美國、蘇聯、中共、歐洲,可說各唱各的調。
賴清德總統在5月8日接見外國使節,發表歐戰勝利80周年紀念演說,賴清德依舊只稱「終戰」,不談「勝利」,這樣的「紀念」,意義何在呢?抗戰勝利是中華民國政府在蔣介石總統的領導下所獲得之勝利,在80年後的今天,自稱「台獨務實工作者」的賴總統,心裡想要推動「正名制憲」,要建立「台灣共和國」,等「台灣共和國」成立之後,中華民國也就會被賴清德給消滅殆盡了。
從陳水扁、蔡英文到賴清德,一直在推動「去蔣化」,「去中華民國化」,視中華民國為眼中釘,欲棄之而後快。所以此時此刻,賴清德發表歐戰勝利80周年的談話,不提也不承認中華民國與蔣介石總統在抗戰勝利的歷史與貢獻,心裡卻想著要建立新的國家「台灣共和國」,實在是極大之諷刺!
蔡英文曾經說:「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」,賴清德現擔任總統與民進黨主席,民進黨黨內最高的憲法台獨黨綱「建立台灣共和國」,他內心深處是如何看待中華民國及創立我們國家國父的孫中山呢?是借殼上市嗎?
抗戰八年,中國軍民傷亡至少4,100多萬人,難民人數高達9,500萬人,財產損失約為6,500億美元 (以當時貨幣計算),如此慘烈的代價,換得台灣脫離日本殖民的統治。曾參加抗戰的郝柏村曾經表示:「台灣是對日抗戰最大的受益者」,勿庸置疑。日本統治台灣50年,前20年屠殺抗日的台灣人,包含原住民,高達65萬人之多,終成順民。光是強徵台灣的慰安婦及凌虐致死的人就比228死亡人數多出數倍。有良知的這一代台灣人,緬懷這段歷史,對抗戰應心存一絲感恩之心。
民進黨政府歷年來對抗戰勝利不置一詞,不屑舉辦任何紀念儀式,對那些當年抗戰無數死傷同胞之英靈,或曾參加抗戰,後轉進來台的那些老兵們,情何以堪!民進黨政府在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之強推,沖之鳥礁態度之退讓,八田與一銅像之歌頌;同時,在學校歷史課綱中的「去中國化」,美化日本殖民統治,推動反中與去中,荒謬與錯亂,令人匪夷所思。賴總統下鄉常去拜媽祖、觀音、關公等神明,台灣的文字、語言,慶典與習俗,這些無一不是從大陸與漢族而來。所以從歷史與文化而言,民進黨政府要如何「去中化」呢?
一個抗戰勝利,台灣各政黨與人民各自表述。一個國家的認同:「台灣共和國」或「中華民國」,不同的政黨與不同的族群,各自表述。罷免或反惡罷,親中或反中、親日或親美、反核或擁核,一個台灣,兩個世界。「團結十講」或「分裂十講」,台灣要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,值得所有台灣人省思!
1965年,新加坡獨立,李光耀在執政初期說:「我們最珍貴的資產就是要獲得人民的信任。」2017年,39歲的馬克洪成為法國史上最年輕總統,他在勝選演說中承諾:「全力消弭社會的分裂。」台灣社會正面臨反民主的「大罷免」所造成的撕裂與對立,加上美國高關稅的衝擊,與兩岸的戰雲密布,人民對賴清德政府施政普遍的不滿與不安。賴總統所領導的台灣,將何去何從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