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「納粹罷免」與「掏空關稅」,台灣前途堪慮! 

發佈: People Ι 2025-08-09 Ι 瀏覽: 1113

文/黄世澤

726大罷免大失敗之後,曹興誠承認「民進黨請我推動罷免」、「要繼續推動建立台灣共和國」。大罷免已變成的大仇恨與大分裂,賴總統才是內耗一年的元兇。最近「閩南郎」半夜指控戰友「八炯」在大罷免時仿效納粹煽動群眾,還說「要找一個群體變成猶太人,煽動發起革命」,罷團青鳥已走火入魔, 令人不寒而慄!

賴總統不僅沒有道歉與反省,反而橫柴拿入灶,指示民進黨繼續全力推動823大罷免。台灣在面對霸凌式內鬥之「內憂」與川普強盜式關稅之「外患」,讓人聯想《商女不知亡國恨,隔江猶唱後庭花》

台灣面臨美國在原來的關稅再壘上20% 的高關稅,經濟與產業正走向衰退與空洞化,百工百業哀鴻遍野,真正挫例等。賴總統以「暫時性的關稅」來安撫民心,又以台美之間有簽訂關稅談判的保密協定,企圖規避立法院之監督,忽視人民有知的權利。

世界各國與美國之間的關稅談判與結果都是透明化,各大媒體與政府發言人完全公布,沒有任何隱瞞。台灣的疫苗採購弊案、超思進口蛋弊案等,政府都是以有簽保密協定,拒絕國會之調查與監督。

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葛里爾 (Jamieson Greer) 近日表示;8月1日 關稅基本上已確定,是8月7日將生效,外界不要期待短期內對關稅再下降,美國更關心如何落實已達成的貿易協議。美國對再增加台灣20%的關稅,但鄰近國家的日、韓為15%,越南20%,印尼、泰國、馬來西亞與菲律賓等都是19%,而新加坡只有10%,相較之下,台灣的20%稅率顯然是屈居下風,不利國際競爭。

高科技、機械、電子零件等產業靠的是國外ODM 或 OEM訂單,這5% 至10% 的關稅差影響甚劇。國外的廠商考慮關稅成本,自然會轉單給日韓或東南亞國家。面對訂單流失與成本壓力,企業的生存與獲利空間被壓縮,加上美國的壓力讓新台幣升值,讓台商獲利大幅縮水,而進口原物料與能源的成本卻持續攀升,台灣的企業只好面臨倒閉或選擇遷廠至國外。

日、韓、歐盟都付出龐大的代價才換取較較低之關稅15%:歐盟承諾3年內購買7,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,加上投資美國6,000億美元;日本承諾投資美國5,500億美元、購買1,000億美元的天然氣;韓國承諾投資美國3,500億美元、購買1,0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,然而台灣到底承諾了美國甚麼呢? 

經濟部長郭智輝近日高雄與產業界座談時稱;對於台灣投資美國還要加4,000億美元。但外媒報導美方不滿意,要求提高到與日本相同,就是5,500億美元,而且要台灣支援3,000億美元給軟體銀行孫正義在美國投資的水晶之地AI園區。又有外媒報導;美方要求台積電「入股英特爾49%」或「再投資4,000億美元」兩條路選擇,台灣與台積電簡直是羔羊,任由川普宰割。

日本被川普要脅投資美國5,500億美元,日本經濟規模(GDP)達4.026兆美元,然而台灣GDP規模僅8,000億美元左右,是日本的20%,美國卻逼迫台灣要拿出與日本一樣的錢去投資美國,原來堅若磐石的友誼是如此不堪一擊,川普的MAGA就是拿別人的拳頭去舂石獅。

川普政府揚言最近將公布半導體產業關稅,外媒預估可能從25% 起跳。若台灣爭取獲得與日本、南韓、歐盟相同的半導體關稅最惠國待遇,以台灣半導體技術的優勢可抵銷關稅的損失,否則將對台灣半導體的產業不利。資策會 (MIC) 預估,2025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年增15.4%,達5.45兆新台幣。

台灣2024年的對美國貿易逆差為739億美金,是美國第六大貿易逆差國,金額高過日本和韓國。預估2025年對美國的貿易逆差有可能超過1千億美金,所以川普不可能輕易放過台灣,勢必是重重一擊。

在這波關稅大戰之下,企業將掀起倒閉、裁員潮,物價與失業率攀升,老百姓生活會更加困難,惡性循環下,經濟衰退、人心不安、資金外逃,加上賴總統台獨意識形態的治國,只會搞大罷免與大鬥爭,置水災的災民於不顧,民心盡失只會讓社會分裂與對立加劇。面對「納粹罷免」及「掏空關稅」的內憂外患,台灣前途堪慮!